胡柏耿,1967年12月生,博士,高级农艺师,现任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应用,已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重点研发项目11项,发表论文13篇,授予专利1项。2018年和2020年分别主持成功申报了山东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2020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德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2021年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胡柏耿主持的山东省重大关键技术创新项目将建成我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共享平台,首次将分子生物技术和传统马铃薯杂交育种融合,致力于军队特种马铃薯食品开发;主持的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已筛选出耐中度盐碱品系26份,形成了盐碱地优质高效马铃薯水肥、艺机、覆盖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为山东省耐盐碱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鲁渝协作、援藏项目和鲁甘合作项目,将优质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与西部产业扶贫紧密结合,推动了相关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力主并运作在企业建立了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4个研究生工作站,和西南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出任研究生导师。
作为希森马铃薯集团国际合作的首席执行人,胡柏耿先后赴英国、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15次,参与马铃薯国际研讨会5次。近三年共引进国外优秀马铃薯种质资源108份。2018年和2021年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审定希森6号和红玫瑰品种,30万粒微型薯、120吨原种相继出口,2018年被山东省列为境外农业示范园区,并作为“一带一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